[導讀]今年,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隨錄取通知書寄出了一封《致新生家長的信》,信中建議家長給孩子提供的生活費為每月600元,最高不超過800至1000元,這一建議引發(fā)了不少人的熱議。 反方:校園是“主場”,學習是“主業(yè)” 蘇風(媒體人):大家一直在爭論家長該給大學生一個月多少錢生活費,學校該怎樣引導學生勤儉節(jié)約。殊不知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大學生的主業(yè)是學習。校園才是他們大學四年最重要的活動場所。 既然這樣,談物價飛漲、同學聚餐、外出兼職等等對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影響意義有多大呢?當前國家對大學食堂是有補助的,校園內(nèi)的物價漲幅并不大,貧困生還有助學金,正常學習生活基本沒有問題,每月600元足矣。我認為學校給家長的信中,應該突出的是學習第一、娛樂第二的要求,而不是泛泛地談勤儉節(jié)約、艱苦樸素,我想前者更容易得到家長的共鳴和支持。 專家觀點 可以多給學生 勤工儉學機會 蘭林友(中央民族大學 教授):首先,我覺得學校這種做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通過建議家長不要給學生過多的生活費,來避免學生之間相互攀比,從而引導學生實現(xiàn)獨立,這些想法都是很有益的。 但是,從具體的操作層面來講,我覺得這種做法可行性欠佳。一方面,這600塊的劃分標準是怎么界定的就讓人有疑惑。另外,從家庭層面來講,現(xiàn)在家里都只有一個孩子,家長肯定都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會盡可能提供好的條件,使孩子的大學生活過得盡量舒適。比如有家長為孩子提供“戀愛經(jīng)費”,這幾年我們在新聞中也經(jīng)??吹?。而且,學生之間的聚餐聚會,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確實從一定層面上可以訓練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相比之下,我覺得,學校更應該想的是如何設置更好的勤工儉學配套措施,如何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條件,來減輕學生的負擔。 眾說紛紜 錢沒有夠不夠 只看你怎么用 凹凸李:等畢業(yè)后拿一個月兩千多工資就知道大學時候多腐敗了。 礦工是蘋果小姐的芒果先生:如果校長能勒令飯?zhí)玫娘埐藘r格退回幾年前的水平,那600元很充裕了。 一朵:錢沒有夠不夠,只有看你怎么用。 楊妍:我并不覺得學校有權去過多的干涉學生每月的生活費。浙江省本身的高消費水準就擺在那里。 本報記者 張航 實習記者 牛偉坤 (北京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殘障考生破格錄取大學 市民行為藝術吁教育平等
·香港高考“最嚴重抄襲”案 考評局撤銷原先懲罰
·北京高招詐騙涉案金額高 “中間人”作用大
·高考錄取接近尾聲 部分高分考生讀海外二流學校
·四川省教育考試院提醒 高考錄取后一律不得換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