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廣州第一中學,學生們在進行200米跑的體育考試。記者駱昌威 攝 多部委發(fā)文稱“探索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增體育科目” 業(yè)內人士建議宜用評級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 《意見》在“建立健全學校體育的監(jiān)測評價機制”部分中明確要求,要完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和評價制度,同時明文“積極探索在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中增加體育科目的做法,推進高考()綜合評價體系建設,有效發(fā)揮其對增強學生體質的引導作用?!?/P> 這個表述,被視為“高考錄取可能將與體育掛鉤”的信號。廣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廣東省在收到教育部的文件后,會根據(jù)教育部的要求制定相應的實施意見。 高三老師:宜評級不宜算分 2011年起,報考普通高考的考生(含往屆生)都必須參加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并取得相應成績等級,才能被相應高校錄取。也就是說,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與高考錄取掛鉤,如果體育科目被納入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則也與高考錄取相關。 “高考政策的任何變化,都會對考生產(chǎn)生影響,對學校的教學工作也會產(chǎn)生影響。”廣州市第三中學高三年級家長嚴文潔說。 她認為,這項政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希望學生和家長更加重視體育鍛煉?!暗芊襁_到預想的效果,則取決于考察方法如何設計、如何要求?!眹牢臐嵳J為,與高校招生掛鉤的體育測試不宜作為選拔性的考試,最好不要打分,而用評級。 廣州市鐵一中學高三級長黃濤認為,體育測試的要求不要太高?!斑@個標準應該是用來衡量學生是否具有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的體質,而不是為了選拔優(yōu)秀運動員或體育苗子?!彼舱J為不應打分,最好評級,或以“合格”、“不合格”來評價。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政策的可操作性?!氨热缯f,在全省的范圍內開展體育測試,如何保證公平、公正?!?/P> 事實上,廣州市的中考成績里,就包含體育考試分數(shù)。有些體質不太好、不擅長運動的學生感到“壓力山大”。也有學生從初二開始“猛練”,考完體育考試后再全力“K書”。有老師認為,這種考核方法增加了學生的壓力,讓體育鍛煉也淪為應試的權宜之計。 學生家長:對體弱孩子不大公平 張女士的兒子長得比較胖,但學習刻苦,成績處于學校中上游?,F(xiàn)在兒子上高一,張女士看到報紙,擔心到了高三會把體育成績掛上鉤,“那真的很吃虧?!?/P> 張女士說,兒子吃得多,長得胖,但身體還不錯??膳懿骄褪桥懿豢?,引體向上也做不了,俯臥撐也做不了,不管是什么體育項目,都是弱項。但這也不是他的錯誤啊?!皽p肥不容易,他現(xiàn)在學習壓力又大。” 張女士還提出,有的孩子天生就身體比較弱,別的孩子出去玩,他們可能得待在家里。但他們在學習努力方面根本都不比別人落后,如果將體育考試和高考掛鉤,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打擊,顯得不大公平合理。 政協(xié)委員:建議把體育作為必考 今年3月11日,全國政協(xié)十一屆五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北京體育大學(招生辦)校長楊樺代表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發(fā)言,他在題目為《增強青少年體質刻不容緩》的發(fā)言中呼吁,把體育作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與語、數(shù)、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 楊樺說,近幾年全國政協(xié)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進行的多次調研,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連續(xù)25年的“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顯示,我國青少年體質一些重要指標呈下降趨勢,令人擔憂。突出表現(xiàn)為肥胖率日趨增長,心肺功能下降,運動能力趨低,視力不良檢出率不斷攀升。 楊樺說,中小學體育課開課率不高,僅有42.7%的小學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節(jié)體育課,73.5%的高中生每周上2節(jié)體育課,體育場地設施嚴重不足。 他代表教科文衛(wèi)體委員會建議:在現(xiàn)行升學考試制度下,進一步加大體育課的比重,確保學生每天一節(jié)體育課,落實“每天鍛煉一小時”;把體育作為“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并與語、數(shù)、外等必考科目同分值。 學者:有望改變 體育被邊緣的現(xiàn)象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在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中,增加體育項目,在一些人看來,體育成績并不影響高考升學,價值不大從目前各地實行的學業(yè)水平測試分析,雖說教育部門稱高校將三位一體結合“高考成績、高中學業(yè)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綜合評價、錄取學生,但按照投檔錄取規(guī)則,學業(yè)水平測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是不派什么用場的。但是,這種方式可以一定程度擺脫應試的功利思想,將改變學校體育被邊緣的現(xiàn)象。 他表示,我國當前基礎教育的應試教育,根源在“教招考”一體化。只有實行“教招考”分離,才能讓基礎教育擺脫升學考試,將辦學自主權交給中學,在這種情況下,學??勺灾鏖_展教育,對學生實行個性化教育。 不過,他也強調,教育部在這次文件中要求“學會至少兩項終身受益的體育鍛煉項目”,這在目前的辦學環(huán)境中是難以做到的。而如果中學自主教育,這并不難實現(xiàn)學校完全可以采取俱樂部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發(fā)展自己的體育興趣。 (記者陳翔、黃茜、徐靜 通訊員孔令宗、吳秀英) (廣州日報打印 陳翔 黃茜 徐靜 孔令宗 吳秀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四川2013高考月歷出爐 高考新大綱1月公布
·58所高校在京招收藝術特長生 12月15日起統(tǒng)測
·高考錄取將掛鉤體育成績?專家建議宜用評級
·“省重點大學”將成歷史 省屬高校將分三類
·上海教委稱“體育納入高考”尚無明確時間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