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日,江西宜春“奪刀少年”柳艷兵和易政勇參加了教育部門為他們專設的單獨高考。據了解,此次考試嚴格按照正常的高考要求進行規(guī)范操作,考場為標準化考場,所有設備也和正常的高考一致。 這場單獨高考(),在給兩名少年提供“補考”機會的同時,也為今后遇到類似事件提供了借鑒。值得教育部門和相關學校深思的是,如何通過程序上的完善排除考場之外的干擾。 7月2日,江西宜春“奪刀少年”柳艷兵和易政勇參加了教育部門為他們專設的單獨高考。據了解,此次考試嚴格按照正常的高考要求進行規(guī)范操作,考場為標準化考場,所有設備也和正常的高考一致。 考慮到兩人的身體條件,考場提供了有靠背的座椅,并安排醫(yī)護人員處理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情況,細節(jié)上的人文關懷值得肯定。更值得關注的是,這場單獨考試所展現的是程序公正與機會公平,而公平性恰恰是高考所最應注重的價值。 相比部分高校提供的破格錄取機會,單獨高考顯然更具公平性。兩名少年此前在阻止行兇歹徒時受傷嚴重,因此錯過了高考,這場單獨考試的安排,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和其他考生一樣通過高考走進大學的機會。那些向他們伸出“橄欖枝”的高校,其鼓勵見義勇為、重視道德品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如果兩人接受了,就意味著他們因為自己道德上突出,在考大學這件事上獲得了額外的“福利”。這種情況難免引發(fā)爭議,畢竟繞過高考進入高校,對那些沒有機會“見義勇為”的考生來說,很可能是不公平的。 之所以要安排全國性的高考,就是為了保證給所有考生提供一個通往高等學府的公平機會,程序的公正性和標準的統一性對此至關重要。在今年高考中同樣備受關注的遼寧本溪高中高考加分事件,就提供了一個反面的例子。該學校今年總共1000余名考生,將近十分之一獲得各類加分,明顯讓其余考生“輸在了起跑線上”。誠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所言,高校錄取只能通過總分調檔,把文化課分數與體育特長分數簡單相加的做法,有損高考的公平性。而為了獲取加分,考生與家長在考場之外做出種種“努力”,也給腐敗滋生創(chuàng)造了空間。 事實上,不論是被兩名少年主動拒絕的破格錄取,還是亂象叢生的加分認定,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目前的規(guī)則中存在著較大的模糊空間。包括高校在哪些具體情況下可以破格招生,分數上的“優(yōu)惠”能夠達到何種程度,特長加分依據怎樣的標準,以及加分是否應當加入統考成績之中,都應當有更加細致嚴格的規(guī)定。否則,在過于“自由”的錄取規(guī)則下,考場之外的因素很容易左右這場事關考生前途的考試。 2日開始的這場單獨高考,在給兩名少年提供“補考”機會的同時,也為今后遇到類似事件提供了借鑒。值得教育部門和相關學校深思的是,如何通過程序上的完善排除考場之外的干擾,給所有考生創(chuàng)造公平的受教育機會。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方舟子與懶熊夢話談高考加分政策
·廣東高考重本率前十學校排行
·中國高考在爭議與質疑聲中修正前行
·北京西城六成以上高考生超一本線
·評論:單獨高考 重在公平而非“優(yōu)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