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9月,在江蘇、貴州、寧夏邁入大學校門的新生,將是三地學費標準調整后的首批承受者。相比上一年,寧夏是各地當中學費上漲幅度最高的,其文史、理科、醫(yī)學等各類專業(yè)的漲幅均超過50%。 資助體系應相應調整 江蘇一所高校學工處處長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學費調整以后,學校對貧困學生的資助會相應增加,去年用在學生的獎、助、勤、貸、補、免等方面的資金有2000多萬元。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倪道潛也公開表示,省財政在2014年經費預算中安排高校學生資助經費11.84億元,比2013年增長了23%。 記者注意到,伴隨一些地區(qū)學費上漲,助學貸款也進行了調整。今年7月,財政部、教育部、中國人民銀行、銀監(jiān)會聯合印發(fā)的《關于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相關政策措施的通知》,決定調整國家助學貸款資助標準并進一步細化分配比例。 這意味著,今后在校本科生將享受到每年不超過8000元的貸款金額,較之前提高了2000元。在地區(qū)上,也將適應當地助學金的分配比例。 多名受訪學者告訴記者,助學貸款和補助需要更公正和透明。 熊丙奇認為,學費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寧夏為例,一方面,它調整前的學費在全國范圍來說是較低的,但它的辦學面向全國,成本并不比其他學校低。如果政府部門沒有撥款或撥款比較少,多出的成本就只能轉嫁到學生頭上了。 在他看來,一個怪象是“辦學質量”、“學費”的“倒個兒”。他說,我國對重點大學的投入更多,學費標準相對較低,而國外質量高的學??隙ㄊ菍W費最高的,“現在是重點大學撥款很多,學生獲得國家更多的資源,反而非重點大學承擔的教育投入比例更小。” 儲朝暉也認為,從政府增加投入的角度來說,重點大學應該不成問題,省級的地方院校財政支持可能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學校能想到的就是增加學費。 他說,在學費增加的背后,公眾實際關心一個問題:經費有沒有使用不當,學生為什么要多給你交費,是不是浪費學生的錢?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廣西500貧困新生獲助學貸款圓夢大學
·山東2014年高考錄取率不到80% 解密三大原因
·2014年四川??埔慌浫〗Y束 完成率達122.84%
·中國科技大學2014級新生報到 男女比例為5.82:1
·大學生湊不夠學費怎么辦 多個省份出臺新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