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考(微博)被稱“核戰(zhàn)役” 考生怕落榜忌諱吃海帶 今日目的地 韓國、日本 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做父母的從小學就為孩子做鋪墊,讓其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有的小學生甚至一天要上6個補習班,到了晚上9、10點鐘才能回家,非常地辛苦。韓國人非常重視高考 11月10日,是韓國高考的日子。韓國高考又稱為“大學修學能力考試”,考試科目為語言、數(shù)理、社會或科學探究、外語和第二外語等5門,考生從早晨8點40分開始考試,要在一天內考完所有科目。高考所引發(fā)的緊張氣氛與中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整個韓國的空氣中似乎都彌漫著緊張氣氛,曾有韓國學生形容本國高考是場“核戰(zhàn)役”。其實,在世界很多國家,每年都會在某個時期進入“高考時間”。比如日本,考生的父母避免在考生面前說出“摔倒、跌落”之類的話,以免不吉利,而有的考生則會去動物園“拜見”猩猩,因為猩猩不會從樹上掉下來。 韓 國 考生不吃海帶怕落榜 駐韓美軍也要讓路 為避天氣寒冷,高考提前一個月 據(jù)《全球華語廣播網(wǎng)》韓國特約觀察員南黎明介紹,韓國本來是春季招生,以前的高考一般都定在12月份。之所以現(xiàn)在把高考時間變更為11月份中旬,是為了避免天氣寒冷對考生不利。高考這一天,全國上下最重要的就是考生了,上午的地鐵和公交車都會大量增加運行,而且企業(yè)的上班時間和其他學生的上課時間也都推遲一個小時,都是為了讓考生能夠不受妨礙,按時到達考場參加考試。 警察署和派出所警車這天也將用于幫助運送考生,所有的課程都集中在一天里考完,所以考生體力和精神上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父母和低年級的學弟、學妹們都會聚集在考場的門外為考生祈禱。 考生不吃海帶怕落榜 高考日當天,駐韓美軍停止實彈演習和航空任務,以還給考生一個安靜時刻,就連股市也推遲開市、提前閉市。 有的低年級的學生會給參加高考的學長們跪地叩拜行大禮,以表示衷心的祝福。此外,周圍親朋好友們也會送禮物給考生,這個禮物主要是年糕和巧克力,就是為了祈愿考生能像年糕一樣榜上有名。最忌諱的就是海帶了,考生絕對不吃海帶,因為這個海帶比較油膩,吃了有落榜之嫌。 偷走轎車“S”標志 高考前一晚,還會有不少膽大或者無望的考生偷走一些韓國現(xiàn)代索納塔轎車或者三洋卡車上的金屬標志牌,這兩種車的標志上都有字母“S”,而“S”在韓國的高考季節(jié),就標志著韓國的頂尖大學首爾國立大學。 為了防止作弊,一些考場安放了金屬探測器,手機和電子設備禁止帶入考場。為了防止有人雇用槍手代考,還會根據(jù)情況對照考卷上的筆跡。與此同時,網(wǎng)絡特派小組的專家負責監(jiān)控網(wǎng)絡,防止出現(xiàn)網(wǎng)絡作弊。 “每天睡4小時,就別想上大學” 在大部分韓國人眼里,高考的結果一般會左右一個人的一輩子。因為大學在哪兒上,這不僅關系到一個人乃至一家子的名譽,而且企業(yè)招聘的時候,也會非常重視應聘者畢業(yè)于哪所大學。因此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做父母的從小學開始就為孩子做鋪墊,讓孩子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上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有的小學生甚至一天要上6個補習班,到了晚上9、10點鐘才能回家,非常地辛苦。 一旦進入高中就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了,韓國考生當中就有這么一種說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個小時,你就別想上大學了”。韓國的高三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的覺,剩下時間都是在學習,但是事實上韓國大學的升學率已經(jīng)超過了80%。 改革錄取方式:內審錄取學生 韓國高考錄取方式近些年做了非常大的改革,不再是一次大考定終身,開始采取靈活的錄取方式,比如有一種叫內審的錄取方法,就是看學生平時學習成績和在學校的表現(xiàn),以這種辦法錄取學生。 此外還有很多非常特殊、靈活的錄取形式,如社會活動、早期留學 (微博) 、殘疾人等很多特殊的錄取方法,因此學生基本上從高三最后一個學期初期開始,按照自己的強項忙于去叩響大學的小門了。近年來這種靈活錄取的比例是越來越大,很多大學的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學生都是通過靈活的錄取方法進行錄取的。 11月10日,在韓國首爾景福高中內,一位學生家長為孩子祈禱。 日 本 高考要考“兩輪” 拜見猩猩求吉利 父母避免在考生面前說“摔倒、跌倒” 考入京都大學的日本學生被同學拋向半空,接受祝福。和韓國高考考生一樣,日本的高考考生同樣要面臨“地獄考試”。日本高考題目一度向難題化、偏題化發(fā)展,日本電視臺的不少娛樂節(jié)目經(jīng)常搬出高考原題為難嘉賓,諷刺“這種題目連研究人員都不一定能做出來”。 每年1月,日本都會陷入周期性的全國性氣氛之中,因為高考之戰(zhàn)就此拉開序幕。在1月份的第一輪全國“會考”之后,考生們還會在2~3月接受第二輪考試的考驗。 高考期間,考生的父母謹言慎語,避免在孩子面前說出“摔倒、跌倒”之類的話;還有很多考生擁入東京動物園的猩猩園,“拜見”那些從來不會從樹上掉下來的猩猩,以求自己在高考中不會名落孫山。 報考公立大學要參加兩輪“高考” 盡管日本已進入全民大學時代,但頂尖大學依舊只是極少數(shù),日本人最信任的仍然是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這樣的老牌國立大學。東京大學在二戰(zhàn)之前曾是日本政界領導人的搖籃,日本政府和一流大公司經(jīng)常僅限于在東京大學這樣的名校中招聘新人。 報考公立大學的學生要參加兩輪“高考”,第一輪是類似中國“會考”的全國性考試,要想報考全國82所公立大學和74所私立大學就必須先參加會考,接受第一輪淘汰?!皶肌钡目偡趾苤匾?,因為很多公立大學為報考學生設立了最低分數(shù)線。成績公布后,考生可向其中意的大學提交報考申請,由學校自行組織第二輪考試,是否錄取則綜合兩輪考試的成績而定。 無奈的高考“浪人” 日本高考題目一度向難題化、偏題化發(fā)展。激烈的競爭意味著很多學生都無法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學校,很多名落孫山的考生選擇來年春季重考,他們被稱為“浪人”(在日本的封建時代,所謂“浪人”指的是沒有主人的武士)。 18歲的高考考生山本家住本州島的金澤縣,他想考的6所大學都在東京,于是,他坐飛機從家鄉(xiāng)來到東京。他整天的生活就是學習,模擬考試,再學習,再模擬考試。每天從早上8時到晚上10時30分,一周7天,一直持續(xù)到高考。 但人們也不能簡單地指責考生盲目崇拜名校。日本企業(yè)的終身雇傭制日漸消失,加上過去10多年的經(jīng)濟不景氣,令日本大學畢業(yè)生的失業(yè)率居高不下。因此越來越多的學生都將目光轉向了一直緊俏的名校學位,希望能考進名校,以確保未來的就業(yè)。本報綜合報道(鄭州晚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新任校長王恩哥:一所大學也要有夢想
·物理學家王恩哥就任北京大學第十一任校長
·研究生為助父“留任”校長編造茂名“最大貪污
·專訪:中新高校校長看好亞洲大學發(fā)展前景
·粵港合作“一試三證”首頒44張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