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當中的很多思維方式,尤其是矛盾分析法,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在公考的面試準備中也同樣如此。學習并掌握一些矛盾分析法能讓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透過題目所展示的現(xiàn)象把握出題人命題的本質,進而能夠有針對性地作答。今天中公教育專家要給大家介紹的矛盾分析法叫內外因分析法。 內外因分析法的內容是指: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在于矛盾。其中事物的內部矛盾就是事物發(fā)展的內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就是事物發(fā)展的外因,任何事物的發(fā)展都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你和同事共同合作完成一個項目,但由于你手頭有其他工作,耽誤了該項工作的完成,同事向領導打了小報告,領導批評了你請問你怎么辦?”。那么對于這樣一道題,結果是“領導批評了你”,產生該結果的原因是由內因“我手頭有其他事耽誤了工作”,和外因“同事打小報告”共同作用的結果。 內外因分析法認為,對于一個事物的發(fā)展而言,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據(jù),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條件,是第二個原因。它們在事物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卻是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論,事物運動、發(fā)展的源泉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把這一原則貫徹到方法論上,就是要堅持內因分析法。內因分析法要求我們在分析事物矛盾時,把立足點放在內因上,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源泉。上面例題中同事的“小報告”只是外因,要將這個問題從根本上得以解決還得從內因著手。中公教育專家認為具體的做法有:一、按照兩件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好自己手頭的工作和合作項目之間的時間分配;二、如果兩件事都比較緊急的話,通過延長工作時間的辦法,趕上項目進度完成合作項目。 內外因分析法認為在強調內因的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外因的作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條件。那么在上面例題中僅僅作答出內因的解決辦法,答案還會顯得過于單薄,而且外部因素也會影響和制約內因的解決。所以,要先將引起事物發(fā)展的內因“同事的小報告”解決。綜上,根據(jù)內外因分析法,中公教育專家指出這道題目的完整答法為: 首先,我要向領導和同事承認我的錯誤,是我的時間安排的失誤導致了此次項目沒能及時完成,請他們諒解。 其次,按照兩件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好自己手頭的工作和合作項目之間的時間分配。 再次,如果兩件事都比較緊急的話,通過延長工作時間的辦法,趕上項目進度完成合作項目。 最后,這件事情過后我會總結此次所犯的錯誤,爭取下次不再犯同類錯誤。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15國考面試熱點:高校教育也應“以人為本”
·2015國考面試高分必備攻略
·2015北京公務員面試技巧:人際關系三大原則
·2015北京公務員面試備考:如何克服緊張情緒
·2015北京公務員面試備考:內外因分析法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