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能每天在戶外活動兩個半小時以上,可有助于減緩視力下降的速度。記者 喬軍偉攝 全國首部學生健康指引出臺 睡眠和戶外活動時間要求讓學生大呼“不可能” 專家認為無需過于執(zhí)著某項指標數值 本月初,北京針對該市中小學生肥胖、視力不良檢出率逐年上升等健康問題出臺了一份健康指引,成為我國首個針對中小學生的健康指引。這份健康指引分為小學生版和中學生版,各25條健康內容涵蓋了膳食、鍛煉、睡眠、青春期保健和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旨在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 但《指引》中的一些建議,如:中小學生每天戶外活動3.5小時,小學生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不少于9小時,家長坦言,目前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對很多孩子來說可能是“奢望”。長久下去,孩子的健康會否也成“奢望”?對此,專家認為《指引》只是針對學生整體所提供的一個大概參考,家長無需過于執(zhí)著某項具體指標的數值,而應結合孩子的具體情況,弄清楚影響其健康的高危因素,在此基礎上再參考《指引》而行更有效。 醫(yī)學指導/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兒童生長發(fā)育示范基地負責人、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李宏教授 新聞回放:北京出臺首份學生健康指引 北京市學生體質監(jiān)測數據顯示中小學生肥胖、視力不良檢出率逐年上升,2011至2012學年度全市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達到62.14%,肥胖檢出率達到20.74%。為此,北京市衛(wèi)生局組織公共衛(wèi)生、臨床保健、心理衛(wèi)生、教育、體育等多領域的專家編制,并于5月3日發(fā)布了《北京市中小學生健康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成為全國首部學生健康指引。 《指引》分別針對中小學生的膳食、睡眠、戶外活動等方面做出建議,比如: 健康食譜:建議小學生一天米面和雜糧的食用量為350克至400克;肉食攝入量在100~175克,約為一個小雞腿或兩個雞中翅的分量;雞蛋一至兩個;牛奶或豆?jié){300毫升;蔬菜300克;水果200克,如1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或20個草莓。同時,每天還要喝水1200毫升至1500毫升,但不要總喝純凈水。此外,飯前半小時、看電視時、臨睡前不宜吃零食??梢赃x擇的零食包括奶類、豆類、水果蔬菜和花生、杏仁、榛子等堅果類食物。最好不要選擇汽水、膨化食品、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零食。 睡眠:小學生健康指引中提出,每天睡眠不少于10小時;中學生健康指引中提出,初中生每天睡眠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每天睡眠不少于8小時。 鍛煉:建議中學生每天戶外活動時間最好達到3.5小時。 現實困惑:睡足10個鐘?學生說不可能! “晚上作業(yè)經常做到十一二點,第二天六七點起床,能睡六七個鐘就不錯了!”讀罷北京《指引》中的作息建議,廣州市天河區(qū)某中學幾位初三的學生和家長感慨:這簡直是“奢望”。不但是初三學生,記者隨機找10位小學4~6年級的小學生做了個小調查,孩子們坦言:每晚經常10點后才上床,睡到早上6點半起床,即使中午能睡多一個小時,要保證睡眠不少于10小時,偶爾可能做得到,想天天堅持,“幾乎不太可能”。 而3.5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如何保障?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衛(wèi)生所所長段佳麗建議,在學校保證每日1小時體育鍛煉時間的基礎上,加上每天6節(jié)課各10分鐘的課間活動時間有1小時,以及上下學步行半小時左右,其他的1小時再由家長幫助孩子靈活安排。但據北京市疾控中心針對幾所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所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95%以上的學生放學后都在上補習班,即使是小學生,戶外玩耍鍛煉時間很少。有調查稱,超過40%的家長并不關心孩子的體育成績和鍛煉情況。 “孩子學習壓力那么大,哪里擠得出時間多睡覺、多活動?”讓學生和家長困惑的是,《指引》出發(fā)點雖好,但睡眠、戶外活動等建議,像教科書式的標準、科學,可感覺似乎太理想化了。莫說中學生,不少小學高年級的孩子每天除了上課還要奔走于各種課外班之間,時間哪夠用?現實的問題在理想化的《指引》面前基本“無解”。對比《指引》的建議,很多孩子幾乎天天缺覺、少活動,健康會否成“奢望”? 控制肥胖:均膳食減壓力調好內分泌 “只要不是特別偏食的孩子,日常注意飲食品種多樣化,基本都能達到營養(yǎng)均衡?!崩詈攴Q,《指引》給出各類食物詳細的日攝食標準量,但家長給孩子備飯菜不太可能完全具體量化。即使是同一年齡層的孩子,性別、高矮胖瘦和運動習慣也各不相同,對能量的需求和消耗能力也不一樣,可在《指引》建議的基礎上適當加減。 而對于一向“喜葷惡素”、已經出現肥胖傾向的孩子,日常肉類等高蛋白食物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則應嚴格控制,并有意識地增加并保證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俺孙嬍?,家長還應注意孩子的肥胖是否跟壓力和內分泌失調有關?!崩詈晏嵝训?。 減緩近視:找出傷眼根源更有針對性 “近年來戶外活動不足被視為中小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崩詈攴Q,有調查顯示,孩子如果能每天在戶外活動兩個半小時以上,可有助于減緩視力下降的速度。除了戶外活動時間少,孩子從小過早接觸的各類電子產品也成為“幫兇”。有些父母為了省事,每天累計讓孩子玩各類電子產品的時間甚至長過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而對于學業(yè)開始加重的小學高年級學生以及初高中生,課程的設置、作業(yè)量的增多,使他們不得不長時間留在課桌前“埋頭苦干”,長期下去,對眼睛的不良影響也不言而喻。因此,李宏建議家長應細心觀察,幫助孩子分析可能傷眼的原因,在此基礎上進行預防和改善,才更有針對性。 專家意見:京版“學生健康指引”莫照搬 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兒童生長發(fā)育示范基地負責人、南方醫(yī)科大學珠江醫(yī)院兒科中心副主任李宏教授指出,北京出臺的《指引》是在該市中小學生健康數據監(jiān)測的結果上出臺的,初衷很好。 北京中小學生的健康《指引》,對尚無相關指引的廣州中小學是否也適用?李宏說,每個孩子的實際情況都不太一樣,潛在的健康隱患和高危的因素也各自不同。北京《指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由于氣候、文化、生活習慣等不同,影響廣州中小學生健康的高危因素未必與北京一樣,切莫生搬硬套。 “要出臺一份針對廣州學生的健康《指引》,關鍵得先做好充分調查,對影響廣州中小學生健康的高危因素進行科學分析,然后才能給出一個切合實際的可行的健康指引?!彼ㄗh,在全面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細分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健康狀況的學生群體,明確影響其健康的高危因素并公之于眾,這樣更利于學生和家長自行“對號入座”,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可操作性更強,效果可能會更好。 特別提醒 睡眠質量比睡足10個小時更重要 一個孩子每天到底到要睡幾個小時才足夠?李宏認為,孩子的睡眠雖然要有個基本的度,但具體也因人而異。有的孩子易入睡、睡得深,睡眠質量好;有的孩子卻入睡難、易醒,睡眠質量差。與其在很難擠出時間的情況下,糾結于每天如何才能保證孩子睡足10個小時以上,還不如專注于睡眠質量的提高。 在他看來,孩子睡眠足不足,更靠譜的衡量標準是第二天醒來后的精神是否飽滿、白天上課是否能保持旺盛的精力,每年生長速度是否達到5厘米以上。孩子如果都達到了上述的標準,即使每天少睡個把小時問題也不大。相反,天天睡足10個小時以上卻仍昏昏沉沉的孩子,倒是要排查影響睡眠質量的原因,看是否存在睡眠障礙,或有無明顯的外部環(huán)境干擾,比如愛熬夜的父親是否會影響孩子睡不安穩(wěn)? (文/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胡瓊珍) ?。◤V州日報 翁淑賢 胡瓊珍)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廣州小學招生:地段學位僧多粥少 家長漏夜排號
·小學生每天應睡10個鐘? 學生大呼“不可能”
·金豬奧運寶寶接踵而至 廣州小學學位持續(xù)吃緊
·北京:小升初特長生跨區(qū)報名減少 獎項認定更嚴
·北京小升初特長生報名 招“特長”校減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