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高考()根本就不是教育部一家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爱惖亍钡幕A教育資源承載力、相應配套的醫(yī)療設施、財政撥款、甚至當?shù)亟煌ǖ鹊?,都是異地高考背后“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工作。 呼吁了多年的異地高考,何時才能在“北上廣”這樣的熱點地區(qū)真正實行?著急的不光是家長,教育部一樣很著急。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近期,教育部將會同發(fā)改委、公安部和人社部,對各?。▍^(qū)、市)開展隨遷子女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方案落實的專項督查,還要分赴京滬粵等地督促指導落實方案。 今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出臺文件,明確要求各地年底前出臺有關隨遷子女升學考試的方案?,F(xiàn)在離年底只有一個多月時間,除青海、黑龍江等省份已初步明確隨遷子女在當?shù)貐⒓由龑W考試的條件外,多數(shù)省份尚未出臺方案。對此,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表示,“要集中力量,打好這一場硬仗”。 雖然中央和教育部都在不斷督促各地盡快出臺異地高考的方案,但是具體到北京、上海、廣州等焦點地區(qū),異地高考真正推行的難度還是不小。 截至2011年秋季開學,北京市義務教育隨遷子女約47.8萬人,創(chuàng)歷史新高,比2010年同期增長4.4萬人,比2000年同期增長39.3萬人。9月,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的“異地高考”方案正在研究中。但令許多家長失望的是,11月21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出臺的政策中明確規(guī)定:“明年高考報名須具有本市正式戶口?!?/P> 北京市教委表示,目前北京市發(fā)改委、教育、公安等部門正在研究起草來京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京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實施方案,“原則上于2012年年底前出臺”。 11月22日,廣東公布了類似的政策,即對非本省戶籍考生高考報名仍未放開。而上海則擬對居住證進行“積分制”管理,但目前該意見仍處在征求意見之中。 異地高考到底難在哪里?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高校校長曾向筆者透露,“這根本就不是教育部一家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縱觀已出臺計劃的各省市區(qū),現(xiàn)在通行的方法是設置一些“門檻”,比如需要考生在當?shù)鼐妥x一定年限的基礎教育。那么這個地區(qū)的基礎教育資源承載力、相應配套的醫(yī)療設施、財政撥款、甚至當?shù)亟煌ǖ榷际恰爱惖馗呖肌北澈蟆盃恳话l(fā)而動全身”的工作,所以異地高考在熱點地區(qū)這絕不會是一到兩年就能解決的問題。 除了要考慮熱門省市承載資源的問題外,各省市之間還將面臨一個實際的問題就是,如果實行異地高考,最終錄取名額是占用戶籍地的指標還是高考所在地的指標?這也是政策設計者和各省市執(zhí)行者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曾表示,異地高考牽涉的利益很復雜,教育部門需要和方方面面協(xié)調(diào),一方面是看給各地的名額怎么改變,一方面是看能否在非戶籍所在地參加高考。 除此之外,諸如異地高考是否會帶來新一批的高考移民?以及與此相關的戶籍改革能否聯(lián)動等問題,也都是異地高考面臨的挑戰(zhàn)。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就曾表示,若異地高考真的要實施,首先還是要解決戶口問題,取消城市戶口和農(nóng)村戶口差異,如果農(nóng)村城市戶口一視同仁,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異地高考問題,10到20年能解決都是樂觀的估計。 異地高考乃大勢所趨。但是“急不得也慢不得”。允許差異化存在,不搞一刀切,是這場“中央地方拉鋸戰(zhàn)”中的關鍵所在。于靈(作者系東北財經(jīng)大學(招生辦)副教授) ?。ㄖ袊?jīng)濟周刊 系東北財經(jīng)大學副教授)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大自招將引入體質(zhì)測試 清華去年率先實行
·大學教授稱20年內(nèi)解決異地高考都是樂觀估計
·山東異地高考方案擬定完成 須讀完高中且有學籍
·北京回應非京籍高考生完成網(wǎng)報:需資格確認
·專家稱解決一線城市異地高考矛盾應由國家主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