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有網友發(fā)布稱,運動員資格證書造假問題在四川一些地方非常普遍,此資質可在高考時加20分,有人因此上了清華。29日,清華大學表示,已多年不承認四川“二級運動員”的高考加分政策。 近日,有網友發(fā)布稱,運動員資格證書造假問題在四川一些地方非常普遍,此資質可在高考()時加20分,有人因此上了清華。29日,清華大學(招生辦)表示,已多年不承認四川“二級運動員”的高考加分政策,除四川外,其他省份加分均認可。(6月30日《京華時報》) 毫無疑問,清華大學抵制四川省的體育加分,而承認其他省的高考加分,對四川考生而言確實帶有一定的歧視意味。但是,高校享有起碼的招生自主權,并且不受外界干擾,對于各地自行出臺的高考加分政策,高校有權不承認。從這個角度說,清華大學抵制四川省的體育加分并無不可。然而,面對繁多的高考加分項目,僅僅依賴清華大學的抵制顯然遠遠不夠,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遠不如徹底取消高考加分政策來的直接。 一方面從現(xiàn)實操作角度說,作為教育部()直屬的清華大學有權也敢于不承認地方自行出臺的高考加分政策,但是全國絕大多數高校屬于省屬高校,歸地方教育主管部門管轄,不管從政策層面講,還是從潛規(guī)則說,地方高校顯然不敢不承認本地教育主管部門自行出臺的高考加分政策,因為地方高校的財政、人事等大權全部控制在主管部門手中。另一方面,從實際作用角度講,在目前只有清華大學一所高校抵制四川省的體育加分,而且清華大學在四川省的招生規(guī)模比較小,對受到加分政策影響的學生數量很少,絕大多數享受體育加分政策的考生即使加上了政策加分也沒有機會上清華大學,而是上其他高校。換言之,清華抵制四川的體育加分,并不能撼動摻水、造假的體育加分政策,保障不了高考招生公平。 實際上近些年來,高考加分政策飽受社會詬病,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考加分政策摻水現(xiàn)象太嚴重,高考加分政策已經淪為事實上的拼爹游戲,誰家的父母有權有勢有錢,誰就能拿到高考加分政策,特別是像管理不是很規(guī)范又很容易花錢找人的二級運動員等加分政策,嚴重破壞了高考公平。也正因為這樣,陜西省等地已經取消了容易摻水、造假的二級運動員的加分政策,同時多個省份對高考加分政策進行瘦身。另一方面,從目前高校招生政策層面講,隨著高校自主招生制度的落實,很多高考加分項目實際上屬于重復加分行為。因為享受高校自主招生錄取資格的考生,高校已經綜合考慮了他們的特長,給予幾十分的降分錄取政策,如果再加分的話,實質上就是重復加分,對其他考生就更加不公平。而且,既然已經有了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有特長的考生可以走自主招生考試的渠道享有更多的降分錄取政策,完全不需要高考加分政策。 總之,保障高考公平,在考分面前人人平等,結束瘋狂拼爹,讓寒門子弟享有更多的向上流通機會,實現(xiàn)個人夢,國家就必須從高層設計層面徹底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或者只是保留像少數民族、烈士子女等身份加分政策,禁止地方自行出臺高考加分項目,而不是依賴清華大學等極少數高校對高考加分政策的自主抵制。 作者:張立美 (天山網)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95后”高考面面觀:年輕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
·依賴高校抵制不如徹底取消高考加分
·海南男生高考放榜后自殺 隱瞞家人輟學沉迷網絡
·燕山大學里仁學院:根據個人興趣愛好來選專業(yè)
·南信大濱江學院沈偉峰:今年省外增加了招生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