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離2014年高考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根據教育部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北京市對有關各項考試招生進行調整。 離2014年高考()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根據教育部()有關考試招生改革的總體方案,北京市對有關各項考試招生進行調整。明年語文科目將60分的作文分為兩題,第一題為微寫作,第二題為作文題。北京市教育考試院表示,將作文分為一大一小兩道試題,其目的是全面考查學生寫作能力。(12月16日《新京報》) 發(fā)源于的“微寫作”,正在成為受人關注的一種獨特文化現(xiàn)象。一方面,一些文學名家正在介入這一領域;另一方面,大批“草根寫手”異軍突起,漸成一種新興寫作力量;更有出版界推波助瀾,使“微寫作”開始搶占傳統(tǒng)出版領地。如此語境下,北京率先將“微寫作”納入2014年高考語文科目,表明了高等教育對這一網絡文化現(xiàn)象的積極關注和介入,這顯然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有益探索和進步。 過去的高考作文,只是要求考生根據給定題目或素材展開論述,側重考核的是考生的文字功底??忌梢詰{自己的主觀好惡去立論選材,盡情張揚個性地放言宏論。如今在傳統(tǒng)作文的基礎上,增加了“微寫作”考試內容,對考生的寫作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濃縮的是精華”,高考“微寫作”,要求考生文字的表達、意境的創(chuàng)造、思辨的精微等諸多方面,均應超過網絡“微寫作”的思想和藝術高度。 可見,“微寫作”入高考,首先考查考生對等網絡文化現(xiàn)象的關注和介入程度,是否真正融入了網絡時代。同時,可以考查考生是否有別于大量網絡“微寫作”淺顯、粗糙、寡味、重復的傾向,注重文字的提煉,思想內涵的發(fā)掘。特別是,通過“微寫作”的考查,促使高等教育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一批“微寫作”領軍人物,引領網絡“微寫作”這種獨特文化現(xiàn)象,朝著健康、繁榮的方向發(fā)展。 事實上,高考同網絡時代“接軌”,不僅限于“微寫作”入高考作文,此前,許多網絡熱詞或網絡新聞事件,已成為高考一些科目的考試試題。特別是,在“填鴨式”教育早已廣受詬病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將課堂與網絡相融合,實行良性互動,并通過“微寫作”等網絡文化入高考,檢驗學校教育與網絡文化互動的成果,從而推動高考制度能夠與時俱進,既與網絡時代合拍,又使網絡文化邁入學術化、規(guī)范化、大眾化的發(fā)展軌道。 (東方網)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甘肅調整明年高考加分項目 取消奧賽省級加分
·“微寫作”入高考引領網絡文化現(xiàn)象
·甘肅2014年體育生高考大綱出爐 身體考查占大頭
·北京高考語文將增微寫作 字數(shù)控制在200-300字
·明年高中生在沈陽可參加美高考 首次考試有25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