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科學態(tài)度剖析生活知識網(wǎng)友追捧“死理性派”科普達人 “死理性派”給人的感覺是不是堅硬、冷冰?與調侃、頑皮是靠不上邊的,但如今上,一些死理性派,偶爾萌一下,讓網(wǎng)友直呼“受不了”。你會看到,他們一本正經(jīng)地在研究“秋褲是不是會讓人失去抗寒能力”、“怎么嚼口香糖才是科學的”,“洗澡原來也是個技術活”,就覺得“太有愛”了吧。而且他們還緊扣當下的熱點話題和新鮮時髦事,比如,他們研究“都敏俊家的望遠鏡是什么型號的”,以及正在上演的《霍比特人2》里的塔瑞爾是哪種精靈……貼近生活的話題、嚴謹?shù)那笳鎽B(tài)度,讓“死理性派”們儼然成為網(wǎng)絡時代最受歡迎的科普知識傳播者。 揭秘“死理性派” 喜歡追求思維的樂趣 死理性派,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指那種特別嚴謹、講科學,甚至有點“一根筋”的人。一些科學網(wǎng)站上就活躍著一大批自我定位為“死理性派”的人,一個小組竟然有37萬多人加入,“從今天起,做一個理性的人。關心邏輯和智力,追尋思維的樂趣。”這一句是不是也很熟悉,是海子那句有名的詩“改編”的。該組歡迎各類形式化的科學討論,如數(shù)學、物理、統(tǒng)計學、計算科學、邏輯學?!叭绻谶@里發(fā)布形而上的思考,我們希望它有一定的理論依據(jù)?!?/p> 記者看到,科學范兒的果殼網(wǎng)上的死理性派小組,其組長“吳師傅”,對自己的介紹是“數(shù)學專業(yè)”,他的簡介讓人捧腹:“這些年我傳播的最偽的偽科學是,‘親愛的,哪有,你一點也不胖’。我很愧疚?!?/p> 秋褲讓中國人失去抗寒能力? 死理性派說:流傳已久的釣魚帖而已 死理性派說,這是一個流傳已久的釣魚帖,其實,這種“獲得性遺傳”理論在科學界早已受到批判。死理性派發(fā)布“真相”表示,坦率地說,這個一望即知是釣魚的帖子最后能成為經(jīng)久不息的謠言,的確有些出人意料。別的暫且不論,秋褲作為一種保暖衣物和別的衣服有什么區(qū)別嗎?如果穿上秋褲真的有損抗寒能力,那秋衣、毛褲、羽絨服、帽子、手套、棉靴難不成也都是陰謀?還有熱炕、暖氣和空調呢? 再繼續(xù)看下去就發(fā)現(xiàn)死理性派的嚴謹和認真,甚至挖掘出了“秋褲的起源”—事實上,穿兩層褲子這種行為在西方大概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紀,那時的歐洲人因為騎馬的方便已經(jīng)普遍拋棄了羅馬式的袍子。不過今天的這種略帶緊身、以保暖為目的的秋衣秋褲在英語里一般合稱為Long underwear或者long johns。這種樣式的秋褲可能最早在17世紀在英國出現(xiàn),到18世紀的時候成為流行的睡衣,后來也成為了保暖用內衣。只需搜索一下Long underwear這個詞就可以看到大量穿秋褲的老外。 在分析“穿秋褲真的能讓人失去抗寒能力嗎”上,死理性派認為,“秋褲陰謀論”的核心是穿著秋褲60年后,人就會失去抗寒能力,從而無法在寒冷地區(qū)生存。死理性派回擊了支撐“會失去抗寒能力”的“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2個觀點,得出了結論:秋褲對于人“抗寒能力”的影響,和其他保暖衣物并無區(qū)別。如果你在冬天很怕冷,還是穿上秋褲吧! 如何科學地嚼口香糖? 死理性派說:一次要嚼兩顆 某品牌口香糖在包裝上宣傳:一次嚼兩顆。這就有人問了“就不能生產(chǎn)質量等于原來兩粒的一粒口香糖嗎?這樣更方便啊”,死理性派人認真做了實驗,“先不談銷售策略,僅從產(chǎn)品設計的技術層面淺析為什么‘嚼兩顆’是正確選擇”,先從木糖醇口香糖的結構說起,以某種方式切開口香糖,從剖面可看出,固體、脆脆的糖衣包裹在外面,而里面是黏黏的膠基。經(jīng)過樓主親自分開嘗試,糖衣提供了甜味和香味,而膠基除了黏黏的口感之外只有淡淡的薄荷味兒。因此,表面是木糖醇口香糖好吃的來源。 這位認真樓主表示,由于他的高數(shù)實在太爛,不知道這種兩個方向橫剖面呈橢圓的體積和表面積怎么算,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設該木糖醇體積為A,那么兩顆體積為A的木糖醇,其表面積肯定比一顆體積為2A的木糖醇大。也就是說,兩顆小的在一起,比一顆大的更好嚼、更香甜。而如果創(chuàng)造一顆“表面積相當于兩顆小木糖醇”的超大木糖醇,那么里面的膠基相比起糖衣來又太多了。因此,嚼兩顆是產(chǎn)品設計的最佳策略。 洗澡也是一件技術活? 死理性派說:抹點洗潔精到鏡子上就不起霧 洗澡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日常事了,但是在死理性派這里,它是一件有技術含量的活。比如,用洗潔精抹在鏡子上可以防止洗澡時起霧,比如,洗澡時很容易產(chǎn)生靈感,千萬別忽略。死理性派分析說,普通的玻璃表面是親水的,水和玻璃是容易浸潤的,而洗潔精的清潔成分是一頭親水一頭親油的表面活性劑,當洗潔精遇到玻璃表面時,親水的一頭容易和玻璃親和,它形成了一層單分子膜的話,親水的一頭面向玻璃,親油的一頭露在外面。這樣一來,就相當于在普通玻璃的表面鍍了一層膜,改變了玻璃的性質,使它變得不再親水了,所以感覺就像是涂了一層蠟那樣,就不會起霧了。 而且很多人的靈感在洗澡時特別容易涌現(xiàn),他們也分析說,人在洗澡時處于放松狀態(tài),一方面可利用的認知資源較多,另一方面動機水平相對較弱,這時對于難度較高的問題可能更容易出現(xiàn)頓悟的情況。不過,“洗澡時靈感更多”也可能只是人們主觀上高估了頓悟概率導致的想法。死理性派人認為真正的理性并不排斥感性。 有意思的是,關于死理性派本身的含義,也有爭端。有人說,從字面上,死理性派會被理解“死板的以理性恪守的人”。但一位自稱死理性派的網(wǎng)友表示,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能讀書,都能思考,都能提出質疑,都關心邏輯和智力,都愛追尋思維樂趣。但,理性到什么程度,才成“死理性派”呢? 一位死理性派組員告訴記者,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并非不近人情或是死板,只會將簡單粗暴的自然科學或工程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去研究極端復雜的人類社會現(xiàn)象,實際上他很善于理解人,是個脾氣超好,非常容易相處的人。他解釋說,因為作為死理性派,會從理性上意識到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是不可能完全模式化的,必要的妥協(xié)和非理性是必需的,而在社會問題上,真正的死理性派也會意識到將簡單粗暴的自然科學或工程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去研究極端復雜的人類社會現(xiàn)象是不對的。 他覺得死理性派的特點是遇到問題首先需要理清概念,然后試圖找出事情的因果邏輯,再嘗試用各種方法把大問題分割成孤立的小問題然后解決。同時他們更加重視證據(jù)和文獻,勝過感情和感覺,他們喜歡復雜思考勝過簡單推斷。而且真正的理性并不排斥感性,真正的理性者會了解到理性是有盡頭的,就像感性也是有局限的一樣。所以死理性派研究諸如“秋褲御寒”和“洗澡是不是有技術含量”這樣的話題也就不奇怪了。(記者 孔小平) ?。〒P子晚報 孔小平)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學生選擇的機會去哪兒了
·想當骨感美人 姑娘吸毒減肥
·孕期吃花生降低寶寶過敏幾率
·轎車自動落鎖 2歲孩子被鎖車內半小時后得救
·韓劇熱潮傷了我們的文化自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