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得丑”“乙肝病毒攜帶”、“有貧血基因”、“性格內向”……近年來,全國各地不少公考考生,因為前述等原因,夢斷地方公考之路,其中不乏筆試面試成績頭名者。上月底,一網友發(fā)帖稱因為“有痘痘長得丑”,自己與網絡警察失之交臂。 現行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制定于2005年,這部我國首個公務員錄用體檢“國標”,取消了2004年以前各地的諸多限制。但地方屢有歧視等情況發(fā)生。專家稱,這和相關單位違規(guī)成本低有關。據了解,近兩年有代表和委員在推動反就業(yè)歧視立法。新京報記者 王姝 實習生 付宗恒 “人民警察要形象,長得丑不能當警察”。日前,網友“湘西大山人”發(fā)帖稱,自己參加湖南省湘西州公安局網絡民警考試,并以筆試面試總成績第一名進入體檢,但因長痤瘡、“長得丑”被淘汰。 “湘西大山人”的遭遇,引發(fā)人們對公務員考試公平性的新一輪質疑。 現行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制定于2005年。實施8年來,有的地方公然違規(guī),如將“乙肝攜帶者”拒之門外,存在歧視。而有的地方,則以“性格不合適”等理由,讓高分應聘者落榜。 1相貌歧視? 長得丑不能當警察 “湘西大山人”的帖文,在8月底,成為網絡熱點。該網友今年參加湖南省公務員考試,因臉上有痘痘、“長得丑”被刷。他質疑:“我軍檢都能過,這個體檢不能過?” 對此,湘西州人力社保局回應,面部有瘢痕影響面容,且瘢痕難治愈,反復發(fā)作,根據《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第一部分第三條規(guī)定,結論為不合格,拒錄。 據查詢,標準規(guī)定:影響面容且難以治愈的皮膚病(如白癜風、銀屑病、血管瘤、斑痣等),或者外觀存在明顯疾病特征(如五官畸形、不能自行矯正的斜頸、步態(tài)異常等),不合格。 規(guī)定中并未專門舉例“痤瘡”。對此,8月28日,湘西州人力社保局公務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新京報采訪時,再次強調,“湘西大山人”臉上的瘢痕,符合拒錄條件,“局里對這件事比較重視,目前正在進行商討,詳細情況暫時不便透露”。 中國政法大學[]憲法研究所長期從事公考員就業(yè)歧視調研。該所教授劉曉楠認為,警察有很多警種,如果不是儀仗隊這樣需展示形象的崗位,或是便衣等要求外表不引人注意的崗位,就不應以丑和美作為考核標準, “湘西大山人”報考的網絡警察崗位顯然不屬前述情況。 2病史歧視? 患梅毒否缺綜合診斷? “湘西大山人”的遭遇,讓河北女孩汪麗(化名)憤憤不平:“體檢標準中沒提痤瘡,工作人員自己理解的。” 汪麗也曾因“體檢”被刷。當時,她應聘的雖是事業(yè)單位,但招考體檢則執(zhí)行公務員體檢通用標準 汪麗講述,事情緣起去年9月。當時河北清苑縣教育局招聘農村小學音樂教師,汪麗通過筆試、面試,進入體檢環(huán)節(jié)。她的梅毒TPHA檢測呈陽性,“但我已治愈,申請復檢?!钡却^程中,汪麗在保定市人才網站看到了《清苑縣農村小學教師擬聘人員公示》,自己落榜。 為此,汪麗多次找到清苑縣人力社保局和縣教育局,今年1月終于得到了復檢機會。汪麗轉述,復檢當天,相關工作人員都在場,保定市傳染病醫(yī)院明確答復,體檢前8天的復查結果證實,汪麗已治愈。 上月,汪麗將河北省清苑縣人力社保局、清苑縣教育局告上法庭,要求縣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縣教育局依法錄用她擔任教師。當月22日,保定市新市區(qū)法院首次庭審。 庭審時,“梅毒血清特異性抗體(TPHA)陽性”能否作為拒錄標準,雙方各執(zhí)一詞。 據答辯狀顯示,清苑縣人力社保局稱,《公務員錄用體檢表》要求,檢測梅毒的項目是“梅毒血清特異性抗體(TPHA)”。而汪麗在指定醫(yī)院體檢時,TPPA呈陽性,體檢結論不合。 新京報記者向多位醫(yī)生了解,多數梅毒患者治愈后,仍終身保留TPHA陽性的特征,但不具傳染性。 也許是基于上述考慮,《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專門明確梅毒診斷原則:必須根據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分析后作出診斷。而根據汪麗的轉述,在招錄體檢時,相關部門只做了梅毒TPHA檢測。 公開報道顯示,與汪麗有類似遭遇的不在少數。相關招考單位只要指定體檢醫(yī)院檢出“TPHA陽性”,也會判定“體檢不合格”,很少再結合臨床等“綜合診斷”。 3基因歧視? 有潛在風險者出局 三年前,廣東佛山“中國基因歧視第一案”曾引起大家的關注。 他們是怎樣被拒的 性格不合格? 國家規(guī)定: 國家沒有出臺相關標準和具體規(guī)定。 相關案例: 2011年,甘肅籍研究生劉金星以總成績第一名報考福建省委辦公廳一科員職位,因性格原因被拒錄。 乙肝歧視? 國家規(guī)定: 《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各種急慢性肝炎,不合格。乙肝病原攜帶者,經檢查排除肝炎的,合格。 相關案例: 2009年7月,日照籍女研究生劉榮(化名)應聘日照經濟開發(fā)區(qū)的小學教師,入職體檢時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被拒絕錄用。 基因歧視? 國家規(guī)定: 1.《公務員錄用體檢表》檢驗項目“血常規(guī)”一欄中,“白細胞總數(WBC)及分類、血紅蛋白(HGB)、紅細胞總數(RBC)、血小板計數(PLT)”,不包括“平均紅細胞體積(MCV)”檢測項目。 2.《公務員錄用體檢表》體檢須知第九條:體檢醫(yī)師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必要的相應檢查、檢驗項目。 相關案例: 2009年夏天,佛山三考生參加了佛山市公務員考試,因體檢中測出攜帶地貧基因被拒錄 相貌歧視? 國家規(guī)定: 《公務員錄用體檢特殊標準》規(guī)定:影響面容且難以治愈的皮膚病(如白癜風、銀屑病、血管瘤、斑痣等),不合格。 相關案例: 網友“湘西大山人”參加湖南省湘西州公安局網絡民警考試,以筆試面試總成績第一名進入體檢,因長痤瘡“長得丑”被淘汰。但相關標準并未具體提到痤瘡。 心率不合格? 國家規(guī)定: 2013年,人社部、衛(wèi)生部和國家公務員局聯合發(fā)文,對公務員考試錄用體檢政策做了新的調整,對心率、視力、聽力和血壓等項目未達到體檢合格標準的,安排當日體檢,而不是接到體檢結論后7日內提交復檢申請。 相關案例: 小楚(化名)今年報考了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的財務崗位。筆試面試總分第一進入體檢環(huán)節(jié)。小楚講述,體檢當天第一次測量不到10秒鐘,醫(yī)生說心率過快,不做記錄。休息了不到10分鐘即重檢。后來小楚被告知報告顯示“心率過快”,第一次“不做記錄”的10秒檢測被記入了報告。在公考體檢前后,小楚自己去體檢的均為正常。 病史歧視? 國家規(guī)定: 1.《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淋病、梅毒……不合格。” 2.《公務員錄用體檢操作手冊(試行)》明確梅毒診斷原則:必須根據病史、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分析后作出診斷。 相關案例: 河北女孩汪麗曾患有梅毒,被醫(yī)院證實治愈。應聘清河北苑縣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因為相關檢測仍呈陽性,被拒錄。 新京報制圖/張妍 制圖信息/新京報記者 王姝 實習生 付宗恒 新華社 三名考生參加了佛山市公務員考試,通過了筆試和面試,但因體檢中測出攜帶“地中海貧血基因”(以下簡稱地貧基因),被拒錄。 陸軍所在的北京一家公益機構,幫考生聯系了公益律師。陸軍也旁聽了庭審過程。 陸軍回憶,庭審就佛山公務員體檢中增加的血液檢測是否違規(guī)展開辯論。 《公務員錄用體檢表》中,血常規(guī)檢查并不包含平均紅細胞體積(MCV)的檢測,而該項目用于檢測地貧基因。 原告方認為,擅自增加檢測,是違法行為。佛山市人力社保局辯稱《公務員錄用體檢表》雖沒要求檢測MCV,但同時規(guī)定,“體檢醫(yī)師可根據實際需要,增加必要的相應檢查、檢驗項目?!贬t(yī)院根據廣東地區(qū)地中海貧血多發(fā)的特點,增加MCV檢測,并無不當。 2010年9月,該案終審判決三名考生敗訴。但據了解,現佛山公務員招錄已不再檢測MCV。 陸軍認為,這場風波的隱憂仍在?!豆珓諉T錄用體檢表》賦予了地方自由裁量權,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檢測項目,“除了地貧基因,其他地方有沒有自行檢測其他基因?因為攜帶某種基因,有潛在的發(fā)病風險,就被拒錄不合適。建議制定限制基因檢測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哪些基因可以測,哪些基因不可以測”。 但也有官員認為,公務員秉承擇優(yōu)錄取原則,“設想一下,如果招了有潛在患病可能的人,上崗后生了大病,財政要多出多少醫(yī)療費”? 4乙肝歧視? 衍生體檢代檢機構 如果“梅毒TPHA陽性”和“地貧基因檢測”,還能打標準爭議,那么一些地區(qū)發(fā)生的拒錄“乙肝病毒攜帶者”事件,則屬公然違規(guī)。 山東日照籍女研究生劉榮(化名)是一名“乙肝歧視”受害人。2009年7月,她在日照經濟開發(fā)區(qū)的小學教師招聘中,取得了語文組總分第一名的成績。但入職體檢時查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被拒錄。她將日照經濟開發(fā)區(qū)教育局告上法庭。 劉榮贏了官司,法院判決撤銷日照經濟開發(fā)區(qū)教育局拒絕錄用劉榮的決定,并責令日照經濟開發(fā)區(qū)教育局作出具體的行政行為,也就是錄用劉榮。 但日照經濟開發(fā)區(qū)教育局并沒有執(zhí)行法院判決,劉榮一直沒能上班。 2010年,人社部、教育部()、衛(wèi)生部三部委聯合發(fā)文,進一步明確取消入學、就業(yè)體檢中乙肝檢測項目。 雷闖是一名乙肝病毒攜帶者,因多次為該群體維權,被媒體稱為“乙肝斗士”。雷闖介紹,目前“乙肝歧視”已轉為“隱性歧視”,有的體檢機構為逃避監(jiān)管,上門抽血?!耙腋纹缫暋边€催生出“體檢代檢”產業(yè)。 記者在搜索引擎上搜“體檢代檢”,查到不少“體檢代檢”機構的廣告,業(yè)務介紹多含“公務員代檢”。 例如一家名為“完美體檢服務”的機構稱:體檢中有人帶……我公司有過公務員體檢操作情況無數次,熟悉國家公務員體檢流程,任何體檢項目都可代檢!確保體檢順利過關! 5心率不合格? 平時正常這次不正常 有時候,一些檢測結果本身,就被人質疑,進而招聘過程也被人質疑。 昨日,新華社報道了這樣一個案例。 小楚(化名)是廣東一所高校會計專業(yè)碩士,今年報考了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財務崗。經過筆試面試以總分第一進入體檢環(huán)節(jié)。 據小楚講述,公務員體檢當天,第一次測量不到10秒鐘,醫(yī)生說心率過快,不做記錄,讓他休息后重檢。休息了不到10分鐘,他就被叫進去重檢?!皽y試中,醫(yī)生說心跳太快之類,讓我更加緊張?!?/P> 第二天,小楚自己前往公務員體檢指定醫(yī)院進行復檢,心率為70,顯示正常。 8月22日,小楚被告知體檢報告顯示其心率達到118,為“心率過快”。 “這個體檢結果,我無法接受,因為我之前每次體檢都是正常的,為什么偏偏就這次不正常了?”小楚說。 8月28日,新華社記者聯系了安徽省檢察院和考試組織部門相關負責人,他們均表示正對此事核實。 2013年,人社部、衛(wèi)生部和國家公務員局聯合發(fā)文,對公務員考試錄用體檢政策做新調整,對心率、視力、聽力和血壓等項目未達到體檢合格標準的,安排當日體檢,而不是接到體檢結論后7日內提交復檢申請。 政策變動初衷是為減少體檢中的“人為因素”,但有人指出,這可能降低體檢的準確性,甚至為“人為因素”操控體檢結果留下更大的空間。 6性格不合格? “性格不適合崗位” 2011年開始,“性格不合”也成為公招中的拒錄理由。當年總成績第一名、體檢合格,報考福建省委辦公廳一科員職位的甘肅籍研究生劉金星因“性格原因”被拒錄。在他提供給媒體錄音中,我們了解到的你有些性格上的、為人處世上的包括組織紀律方面的(表現),已經不適合我們的崗位。 去年10月,福建省委辦公廳發(fā)布官方通報解釋了拒錄劉金星的理由,稱“該同志不適合該崗位要求,經慎重研究決定不予錄用”。 昨日,劉金星講述,去年10月,他還向福建省委組織部、福建省公務員局、福建省辦公廳寄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要求公開其被拒錄的原因及具體法律依據等原因。 直到現在,他沒有收到任何書面回復。 如今在北京從事IT業(yè)的劉金星回憶,學生階段,他當了三年學生干部,很多團體活動都是由他組織的。實習時和“領導、同事相處得都不錯”,不屬于很悶的人。 劉曉楠認為,性格考查不同于考試,無法簡單量化成績,不排除個別地方利用“性格”做文章,為“蘿卜招聘”、“暗箱操作”提供空間。 未來展望 代表委員推動相關立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禁止錄用公務員只有三種情形: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曾被開除公職的;有法律規(guī)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關于體檢要求,相關法條指出,體檢的項目和標準根據職位要求確定,具體辦法由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規(guī)定。 有專家分析,就業(yè)歧視案頻發(fā),一方面和最高法司法解釋有關案由的目錄中,沒有就業(yè)歧視這個分類,一些反歧視案件不被受理有關;另一方面遭遇就業(yè)歧視的維權成本太高,侵權單位的違法成本則較低。 劉曉楠介紹,2005年之前,公務員招錄沒有統一的全國性體檢標準,“雙側乳房對稱”等也成為限制條件。2005年《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實施后,公考歧視有所改觀,“年齡歧視放寬了,一些崗位不再以35歲作為年齡上限;身高歧視少了,一些公安機關和海關不再制定硬性身高標準。但性別歧視、戶籍歧視仍普遍存在”。 劉曉楠說,著名憲政學者蔡定劍在世時,已組織起草了《反就業(yè)歧視法》專家建議稿,并提交給了有關部門。最近兩年的全國“兩會”,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在推動反就業(yè)歧視立法。 劉曉楠還建議,短期內可著眼解決具備現實操作性的問題,“比如解決就業(yè)歧視案立案案由問題,最高法可出臺司法解釋”。 (新京報)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公考”落榜N種理由:長得丑 性格不適合
·廣州被曝親情逼遷 公務員自掏腰包5萬勸遷
·香港公務員調薪 中低層公務員加薪3.92%
·公務員考試屢止于“體檢關” 標準遭質疑
·北京公務員未收到月餅 其妻:不發(fā)也沒人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