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1 放平心態(tài)努力適應新環(huán)境 陳再躍表示,學生首先應做到放平心態(tài),不要有過多壓力,也不要一直暗示自己“我是借讀生”,這對日常學習和生活都造成不利因素,甚至產生障礙。既然已經選擇了借讀,那就不妨將新學期看作是一個新的起點,努力改變自己來適應新的環(huán)境。 其次,借讀生需要在學科上比其他同學更加努力。由于中考成績等客觀事實的存在,借讀生的學科基礎往往與周圍同學存在差距,有時這些差距還不小,所以更應加倍努力,才有可能慢慢趕上周圍同學的水平。同時,老師的講課難度、深度和進度對借讀生來說也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學生更應主動融入高一層次的教學中,并在思想上做好充分的準備。 最后,校方和家長對借讀生來說也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動力和助力。陳再躍認為對校方來講,應將借讀生看成自己學生,做到所有學生均一視同仁的對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借讀生是弱勢群體,相較于其他同學在心理上可能也更敏感,所以校方和老師應在心理和學科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不然這類學生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陳再躍說,在接觸過的借讀生中,比較多的心理問題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由于自己成績跟不上,考試成績常常排在班級的末尾,產生自卑心理。二是覺得老師不關心自己,有種被人輕視和忽視的感覺。而這些學生往往會將這類情緒憋在心里,不告訴他人,長此以往就產生了一個難以解開的“結”,心理素質不強的就可能出現心理問題。 為了防止這類情況的產生,陳再躍認為,家長在平時與孩子相處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不僅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更要關心孩子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有些家長一回家便問孩子“作業(yè)做好了嗎”“這次考試幾分”等,在他們看來這是關心孩子的表現,但是這種做法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有些孩子對于自己考試成績不理想已經很難過,特別是對于借讀生來說,長時間的成績跟不上肯定帶給他們很大的壓力。而回到家,家長還要再三追問,這就對他們造成了雙重的壓力。 當然,陳再躍說,家長也很“委屈”,明明我花了大功夫將孩子送進好學校,怎么孩子會變得更加不懂事,這些功夫花下去都是沒有回報的嗎?這也引起了家長的負面情緒,導致家長和孩子之間變得越來越沒有話說,缺乏交流溝通。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和孩子間該怎么修補這道雖看不見、卻橫亙于親子間的巨大“裂痕”呢? 陳再躍建議家長,采取“賞識教育”的辦法來解決。家長應看到孩子細微的進步,并給予肯定。因為孩子原本在學科上就比其他同學稍弱一些,而學習是一項踏實的工作,一定要給予他們足夠的時間來慢慢彌補這些差距,所以對孩子來說取得些許的進步都是極其不易的,家長應該正視這一點。不要表現得太急功近利。 此外,家長還需克服比較的心態(tài)。一味地貶低孩子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沉重的打擊。高中生普遍已形成了自己一定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果家長一直采取比較的態(tài)度和孩子對話,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一種厭惡的情緒,也不利于親子間的關系。有時家長還可以將孩子的進步告訴老師,讓老師也為孩子的這些進步感到高興,分享這份為人師表最大的喜悅。 ■專家建議2 “拼”字為主不被暫時差距嚇倒 梁穎認為,對借讀生來說,一開始肯定是十分艱苦的,不僅要開始新課和新的知識點,而且以往的知識也存在不少漏洞,也許一開學便被摸底考的成績“嚇了一跳”。但是梁穎表示,對于借讀生來說,“拼”字最重要,不能被一開始的成績嚇倒,反而應迎頭趕上,縮小與同學間的距離。同時也不要太計較與同學間的差距,可以與昨天的自己比較,看看是否取得了進步,突破了自己,這份心態(tài)能使借讀生保持一個良好的斗志的。 談俊認為,對于借讀生來說,基礎知識的掌握更為重要。在課堂上并不一定要跟著老師的難題走,但是卻一定要重視基礎題,在高考()的150分中,一般而言,基礎題占到全部分值的70%左右,約105分。如果在這一塊完全掌握了,學生的成績基本不會掉隊,與其他同學差距太大。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備戰(zhàn)中考妙招:給新初三同學的三個錦囊妙計
·近三年中考狀元的五大特征:重視基礎回歸教材
·備戰(zhàn)2013年中考:初三家長應該做好“配角”
·女孩中考失利壓力大暴瘦50斤 家長注意疏導
·學生“軍訓”命喪夏令營 五個連環(huán)錯害死初中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