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青少年各方面的需求、困惑,解答青少年關心的問題,并聽取青少年的建議意見,幫助青少年解決困難,9月11日,社會教育與青少年全面發(fā)展傾聽日座談會如期舉行,云南省教育廳、春城小學、云南省博物館以及大學生、家長代表,圍繞當前教育中的一系列熱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記者在現場了解到,“小升初”升學壓力過大、公共教育資源缺乏以及學生生存能力缺失等問題最受大家關注。 熱點問題 “小升初”壓力過大 “現在還有哪個家長不讓孩子參加點興趣班、愛好班的?不都是為了孩子將來能有一技之長。然而,在孩子汲取‘校外養(yǎng)分’的同時,培訓機構功利心太強以及公共資源短缺卻又是家長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币婚_場,受邀家長的發(fā)言,直指當前孩子課余活動不盡如人意的方面。 “除了正常的科目學習外,我還參加了合唱、鋼琴、書法以及英語等項目的興趣班學習。不過,迫于升學的壓力,現在我不得不暫緩興趣班的學習,我也很無奈啊?!贝撼切W6年級謝欣雨同學的一席話,說出了許多畢業(yè)班同學的心聲。不僅如此,“小升初”在活動現場被數次提及。有家長反映,5年級以后的課余時間基本被“小升初”培訓占用,不僅是放學后要耗在“小升初”機構,平時周末也得準時到那里報到。作為家長,也只能“陪太子讀書”,什么也干不了。另外,“小升初”培訓高昂的學費也令家長頗為頭疼,動輒上萬甚至十幾萬(包考班)的巨額花銷,令很多家庭不堪重負。由此可見,義務教育階段的擇名?,F象讓家長們既愛又恨。 此外,專門針對青少年開展的課外活動趨于城市化,也是受邀代表普遍反映的一個問題。缺少親近自然、簡單枯燥的說教讓大多數孩子的知識面過于狹窄。 多部門聯手 開辟學生課外活動天地 另外,除了探討“小升初”話題外,記者還從此次傾聽日活動中了解到,目前,通過多部門的強強聯手已開辟出學生課外活動的新天地。 受邀的云南省博物館社會教育部主任王黔凌在交流會上介紹說,長期以來,云南省博物館已經成為了中小學生課余時間增長見識、實踐知識的主要場所之一。省博物館年接待游客近87萬人次,其中中學生幾乎就占一半,大約在35萬至40萬人次間。他說,博物館26萬余件館藏文物是吸引學生的主要原因。同時,博物館針對青少年興趣愛好舉辦過多場專項展出,如深海奇珍、名人與槍、革命老區(qū)風俗風貌等展出。此外,省博物館還與周邊學校共同建立教學實踐基地,讓這些學校能把課堂搬到博物館來。 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云南省教育廳在對青少年課外活動開展的問題上也做出了諸多努力。云南省教育廳德育處楊國良處長介紹說,經過不斷努力,下撥給學校以及直屬活動中心的經費在近一段時間得到大幅提高。以直屬活動中心為例,教育廳對每個活動中心都會撥款50萬,而對活動中心則以他們對學生開展課余活動的數量來考核,如果開展的少甚至不開展,那么經費預算就會被取消,反之,則追加預算額。 在與會委員的推動下,春城小學與云南省博物館當場達成結對子共識。今后,省博物館將不定期到學校內進行講課,同時,春城小學也可在省博物館內進行教學活動。(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中國移動校訊通”杯中小學教師論文大賽
·少做垃圾題目 專家呼吁科學課應成中小學主課
·“總悶悶不樂怕被別人超”小學生:第1名真可憐
·調研青少年教育 家長學生大倒“小升初”苦水
·小學生校車免費接送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