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狀元是怎樣煉成的?不上補習班,還能在30余萬考生中奪魁,狀元們究竟有何絕技?僅僅是勤奮,必定不夠。 狀元是怎樣煉成的?不上補習班,還能在30余萬考生中奪魁,狀元們究竟有何絕技?僅僅是勤奮,必定不夠。 法寶 1 不上補習班 狀元們的最“可怕”之處在于 ——都不上補習班,學習還能那么高效 談及經驗,每一位狀元必總結“效率高”。狀元們的更“可怕”之處在于,都不上補習班!那么,他們究竟有何絕妙的高招提高效率?以下幾招,我們可以偷學: 2005年杭州市理科狀元王忻恬、2011年杭州中考 狀元徐恩迪: 口袋里始終揣著一本寶典——里頭記著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物理公式等,每到吃飯排隊時、等公交車時,必拿出來讀讀看看記記。其實,這招是從著名數(shù)學家蘇步青處偷學的。蘇老曾說,“我的時間有限,‘沒有整匹布’,我擠時間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零布頭’,把1分鐘2分鐘的時間都利用起來,這樣‘零布頭’也能派上用場?!?/P> 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李清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與同學交換和共享各自的復習筆記,受益良多。 2007年全省理科狀元張琛: 基礎最重要,對基礎知識點做細致、系統(tǒng)的梳理。怪題難題,統(tǒng)統(tǒng)不做。沒有基礎,一切只是空中樓閣。 2010年全省文科鐘雋儀: 動作快,做作業(yè)不拖拉。這個好習慣,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得培養(yǎng)。 2011年全省文科王子君: 遇到難題,和同學一起研討解決。集思廣益,同學的解法更能開拓思路。 2012年全省文科狀元姜動: 上課45分鐘,并非分分鐘全神貫注,但在重要環(huán)節(jié),肯定聽得極認真。最主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做什么才最有效果。為了達到目的才做,達不到就不做。會判斷哪些作業(yè)對自己有用,有用的才做。如果做了還是不明白,就找別的題目繼續(xù)加強。 2013年杭州市文科狀元喻鵬陽: 上課很專注,跟著老師的思路轉。若是有不懂,當場發(fā)問。 2005年杭州中考狀元蔡夢如: 選擇最高效率的時間段學習,比如,晚上七八點。還比如,課上的時間最寶貴,一定得把握。晚上周末的其他時間段,可看電視、玩電腦(打CS)。不過,一定要見好就收。 法寶 2 一本糾錯秘笈 狀元們人手一冊糾錯本,里面收集的是 ——哪里出錯了,為什么錯了,如何解決問題 每一位狀元,都有一本糾錯秘笈。不過,各自糾錯的方法不同。 2003年全省文科狀元陳杭霞: 記錄學習過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錯的題目、解答方式、當時做錯的原因,以及對自己的提醒。 2004年全省理科狀元吳杰行: 糾錯本講究精練,將平時出錯的知識點整理成冊。 2008年全省理科狀元陳琨: 有一本糾錯秘笈,隨身攜帶,只要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記下來,空時請教老師和同學。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天津28位高考文理科頭名:注重積累是共性
·“高考加分”政策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了
·突發(fā)腦溢血昏迷29天錯過高考 重慶女孩堅守大學
·“不認高考加分”需制度化思考
·臺灣各大學“指考”于1日開始 報考人數(shù)約6.6萬
|